从夏天的北京新发地,到秋天的山东青岛,再到冬天的辽宁大连和北京顺义,疫情防控的流调排查中,无论科技手段如何今非昔比,完成海量工作的,仍是那些默默付出、加班加点的——人。
年1月的冬日里,广东省肇庆的县城和乡村来了一群年轻人,他们带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一项课题任务,专门来进行鼻咽癌高发区的流行病学调查,也就是如今人们耳熟能详的“流调”。
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承担的一项“基因-环境-EB病毒的交互作用与鼻咽癌病因”大规模人群病例-对照研究项目中,课题组的人深入肇庆各个村落,以上门采访、问卷调查和标本收集等方式,把流调工作做了整整4年。
鉴于没有任何经验,一切从零开始,且环境恶劣、路况差,加上百姓不明所以,配合度不高,当时课题组一天只能走访2个镇调查2-3个对象,4年下来,以多份问卷和收集的多个标本,在艰苦的条件下积累出一份高质量的数据,为鼻咽癌疾病高发区人群提供了更科学的指导。
他们可能没想到,短短几年后,在全中国针对新冠疫情的严密防护下,“流调”成了最炙手可热、全民配合度最高的一个词。一个规模涉及数万人的一对一电话流调,几乎可以在不到10个小时内内全部完成。
通过各省市疾控中心层层部署和执行,以及网格化管理的政府部门配协力,历经了年初武汉、六月份北京新发地、入冬后多省市零星频发的三个阶段,新冠案例流调效率愈来愈高,个案的流调结果除了揭示疫情传播轨迹,更一次次被人们拿来对比和感慨生活。
大数据、AI等技术的成熟普及,加上各类APP和小程序的迅速应用,让流调效率今非昔比。但在科技手段的辅助下,每一份高效、详实、透明的流调结果背后,还缺不了疾控部门和政府部门调动全员进行的一场“人肉算力”。
“不明觉厉”的“条块结合”
在北京顺义区负责街道管辖工作的陈蓉,年有2个“没想到。
一个没想到是疫情持续之长,对人们生活和社交方式改变之大,另一个没想到是自己工作变化之大。
在年之前,她和同事分管所在街道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民政残联、劳动社保等工作,也被统一称作“民生”。
年,疫情笼罩的春节一过,她和同事们所在的每个街镇即围绕疫情防控需求迅速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专门负责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市、区、街镇、社区四级防控的工作体系高效运转,数据组专门负责人员排查,管控组主要重点人员的管控,转运组则负责病例的密接者(密切接触者)、境外或者高危地区返京人员的转运,以及后续的复工复产组、监督组、环境消杀组等等,每个组负责一项专业的疫情防控工作。
这些工作,都需要在原本的民生工作之上,额外增加精力和时间,基本都是举全街道之力,全员参与其中。
“其实最累的是卫健系统的人。”谈及这场疫情带来的工作增量时,她感慨道,“我们街镇和卫生系统是属于‘条块结合’,卫生系统是从‘条’上支配着下属的卫生中心和卫生站,实施疫情防控的各环节工作和病例发现(核酸检测等)和密接者隔离等,‘块’则是我们街镇管辖人员,配合他们完成针对属地居民、各行各业民众的卫生防疫工作。”
说话间,陈蓉得到了一个通知,是来自区级疫情防控专班的一个排查需求,根据一个手机号码,她和同事需要去核查这个手机号码持有人的近期情况和行程。
半个月前,北京望京和顺义开始出现零星确诊病例,并出现每日个位数增长。一时间,顺义区几个街镇相继被定为中风险地区,望京商圈和顺义居民区开始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
从早到晚,零下几度的气温里,一批批穿着防护服的检测人员轮班给排长队的民众快速进行核酸采样的画面,不令人惊讶但令人感动的画面,又双叒叕出现在新闻里。
来源:朋友圈12月30日,北京疾控中心发布了“顺义局部聚集性疫情为单一传播链”的流调结果,从12月23日顺义区报告1例无症状感染者开始,疾控部门在7天内对16个感染人员和环境标本进行了一系列检测,排查到此次传播链源头是11月26日从印尼入境一位输入病例的同航班同排座位密接者,其在福建隔离满14天后于12月10到京,居住地为顺义,在12月26日复检阴性、28日再次复检阳性之前的在京数天内,传播给同租房租户、购物场所的员工等人。
“这其实就是社区人员配合疾控中心,对每一个感染者进行前期14天行动轨迹排查,加上移动终端的大数据分析可以知道该感染者在什么时间到达过什么地方,划定检索范围,再通过人力排查和科技辅助行踪调查,可以找到密接者以及次密接(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
“不可能的”效率
提到科技手段,陈蓉印象最深的是年6月份北京新发地疫情时期的手机大数据案例。
“经过全市大数据分析,您可能在5月30日(含)以后去过新发地批发市场……”当时,新发地市场新冠源头被锁定之后的几日,通过大数据筛查,不少北京市民都收到了这样的短信或者电话,包括为数不少的开车经过此地的路人,甚至乘地铁路过新发地附近的人。短短数日内,在行动轨迹一致的情况下,利用大数据分析相关风险人群位置和路径,北京疾控中心联手三家电信运营商“找”出了30多万人,用短信等方式通知其进行核酸检测。
这一次的技术和效率,也被很多媒体拿来与武汉疫情爆发初期对流动人口的大数据分析做了对比,新发地疫情的此次筛查,被评价为“体现了更高的技术含量和更好的时效性”,对疫情处置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但对陈蓉和她的同事来说,这个高科技效率的背后,还有他们整整几夜的口干舌燥、不眠不休。
“接到排查任务时,我们从机关和社区抽调了好多人,连着打了三四个晚上的电话,询问其是否到过新发地,以及具体情况。我们一个街道排查了大概人,按照一个区总共几十个街道来算,很短的时间内就把几万人排查完了。全市一共16个区,几乎也是同时完成了几十万人的全市排查。”
这一次新发地的电话排查,除了劳累,也让陈蓉和同事们,深切体会到了让老百姓尽快认识到流调重要性的意义。
“有的人接了电话很不理解,会骂人。但也有很多人比较配合,会详细告诉你他是否去过新发地,是办什么事,现在居住在哪里,甚至有的已经主动跟社区报备了。”
这样的“人肉算力”,如果不是有人在社交媒体上真诚表达了感谢,如果不是有人拍到了社区人员深夜里的劳动甚至还不忘“谢谢”被排查的人,恐怕还有很多人不知道、不理解甚至会随时抵触流调工作。
来源:抖音截图短短几日,几十万人的排查结束,随之而来的是卫健委协调各属地卫生中心和相关医疗机构的采样队伍迅速完成的海量核酸检测任务。
身在国外的中国人看到国内是这样的效率,都相当惊讶和佩服。
来源:朋友圈在陈蓉讲述的案例之外,还有一些特殊案例的流调,背后也是工作人员的不遗余力的“人肉算力”排查。
7月2日北京石景山万达广场确诊女子大哭事件登上热搜,数日后,海淀区疾控中心披露了其流调过程,令市民惊讶的是,该女子的流调报告写了60多页且仍未完成,而一般患者的流调报告大多只有十几页。
该病例的特殊在于,其早期因为医院,且主动做过多次核酸检测,在不适宜外出的情况下也频繁外出,给流调人员的工作制造了更大的难度。当时,在7月2日下午2点50左右接到流调任务,到7月3日早上7点完成初步报告之间,从确认身份、核实轨迹到调取监控、环境采样,流调组工作人员分兵多路,夜里加班,一天之内就初步还原了患者近一个月的行动轨迹,追查到名密切接触者;截至7月8日,又通过完善其活动轨迹,共排查到个密切接触者。
这在以往的国内,当下的国外,也几乎是不可能的效率。
“不放过”的日常
当防控和流调成为常态化时,“外防输入”让机场等交通枢纽成为对海外入境人员第一时间实施隔离的关键一环。
按陈蓉的说法,“我们轮班接机。从北京9月3日恢复境外直航以后,我们的工作内容又增加了这一项。“
“在酒店隔离14天以后如果没有症状且核酸阴性,则继续回家进行七天健康监测,这个也由我们来负责落实和监督。”
而对内地返京人员,则更大程度上依赖京心相助、健康宝等小程序。无论从哪个地区回来,重新填写行程后健康码才能正常使用,如果是中、高风险地区回来,则健康码会显示红、黄码,无法进入商场、超市、餐馆等场所,最好是居家观察。
“再辅助居民小区的一些排查手段,无论人员如何流动,其实到街道层面,都已经可以实现全面防控了。”陈蓉说,“不过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例如空勤人员集中居住的街道,也是街道工作人员重点管控的范围,在一开始就和相关航空公司建立了联系,对居住的空勤人员进行了报备,飞境内、非境外都有相应管控措施,比较严格。”
据陈蓉说,目前在北京每个行政区的街道层面,都已部署了疫情排查系统。例如朝阳区某街镇工作人员接到了该区疾控中心的排查任务,工作人员就会立刻负责通知到需要观察或者隔离的人,按照市或者区的要求把该人集中到某一个酒店的隔离点进行隔离,如果该人属于患者密接人,还会由卫健系统通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负压氧仓对其进行转运,街道工作人员负责对不适合集中的患有基础病的居家人员14天隔离生活进行安排和监督。
解除隔离时,普通境内人员此时就可以正常活动,而境外人员则还需增加七天居家隔离观察,社区人员会对他进行体温等情况的追踪。
而此时,硬科技也再次派上了用场。
“现在很多小区都设置了智能门禁或者人脸识别系统,以及智能的测温设备。当初从武汉返京的人,以及现在境外返京居家隔离的人,为了更好地监督其居家隔离,社区还会安装临时的科技门磁或者摄像头,由社区在后台监控,辅助隔离人员的‘非必要不出门’。”
陈蓉坦言,相比以前的人力管控,有了这样的科技手段确实方便多了。
10天前,国内脱口秀界的理工男明星“呼兰”在“脱口秀反跨年”上,也“调侃”了一句全国流调之迅速、严密、透明。
事实上,如陈蓉所希望的一样,就算科技再发达,对这样一个同时需要巨大人力成本的流调工作,最好的态度不是戏说,不是感谢,而是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