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间,审理两千多起案件,获评“北京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个人”“海淀区行业助老孝顺之星”等诸多荣誉。他是樊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惩恶扬善,匡扶正义”是他简单纯粹的法治理想。不久前,这名刑事法官再次站在了聚光灯下,在北京法院第六届司法业务技能比赛中,获评经济犯罪案件审判业务标兵,而且是专业第一名的好成绩。重拳扫黑铁腕除恶扫黑除恶是一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较量,必须下狠手、出重拳。在樊强审理的一起涉黑涉恶要案中,被告人中年龄最大的57岁,最小的26岁,这个有组织、有分工、有预谋的犯罪团伙横行霸市、欺压百姓、强收保护费、非法放高利贷......犯罪事实多、时间跨度长。庭前会议上,被告人丝毫没有畏惧和悔改之意,还试图通过眼神交流传递信息。被制止后便一言不发,用沉默对抗回击。面对黑恶犯罪势力,樊强深知要严把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把案件办成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的铁案。庭审从早到晚开了三天,近30个小时的时间里,樊强一如既往地保持着他清晰敏锐的思维方式,干净利落地把控着庭审节奏。背后是无数个挑灯的夜晚。他执着于还原案件事实,不厌其烦地梳理每一份证据材料,注意隐藏其中的矛盾和焦点,剥洋葱般地层层深入,抽丝剥茧地挖掘事实本质,反复核实甄别每一个定罪细节,甚至能在脑海中还原出画面。二十起犯罪事实,两百多组证据,近八万字的判决,樊强“沉浸式”写了数天,最终荣获海淀法院裁判文书“金枚奖”。樊强说:“既要立足当前,坚决把黑恶势力犯罪的嚣张气焰压下去,又要着眼长远,形成从源头上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制度机制。必能以扫黑除恶常态化开展,让国家更安全、社会更安定、百姓更安宁。”心中有爱守护正义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科技的高速发展,电信诈骗迅速发展蔓延,逐渐呈现诈骗团伙集团化、诈骗链条产业化、诈骗手段技术化的特点,案件类型多,审理难度大。樊强曾审理过一起从西班牙押解回国的被告人卢某等35人电信网络诈骗案。这个犯罪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手段隐蔽、情节恶劣。通过号称机关单位发放补贴、假冒银行提示刷卡消费、“猜猜我是谁”冒充熟人打电话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精心设置骗局,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被害人众多,诈骗数额巨大。学生被骗走生活费,病人被骗走治病钱,老人被骗走退休金......樊强在堆积如山的卷宗中看到了被害人的绝望无助。他反复核查证据材料,厘清法律事实,对比发现了诈骗产业链主要分为信息获取、实施诈骗、分赃销赃这几个环节,看似简单的骗局实则是环环相扣,量身定制。对于犯罪数额、涉及欺骗行为、犯罪形态、电信诈骗共犯的认定等审理难点,樊强做了很多功课,翻阅了大量政策法规和案例分析,思考法律关系,寻找裁判规律。这个案子宣判后,无一人上诉。樊强说:“审理案子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