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禁可人脸识别、高清摄像头抓拍、空巢老人24小时未出门可自动提示……这些在智慧社区里应用的智慧场景如果加载了5G会是怎样的效果?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志强北园正在试点打造北京首个5G+AIOT(智能物联网)新型智慧社区,借助5G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传感网等核心技术,社区管理和服务实现“秒级通信”,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更加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生活环境。
志强北园小区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小区内不仅有居民楼,还有幼儿园、养老服务驿站、酒店等多种业态,人员车辆都较为密集。作为5G+AIOT新型智慧试点社区,记者发现,这里和其他老旧小区不太一样,摄像头特别多,车辆进门处有,单元楼门前有,电线杆上还有。
“这些都是基于5G网络设置的高通量AI摄像头。”负责小区智慧建设的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赵立介绍,这些摄像头可实现人脸识别、人脸布控、大数据分析等功能,如居民通过人脸识别门禁能够快速进出单元门,甚至实现无感通行;社区出入口通过人脸识别微卡口,可提升外来人员识别能力和车辆的车牌识别,为具备开放性业态的社区环境中提升公共安全的智慧保障。
在志强北园小区南门,门卫室上贴着“5G+AIOT智慧社区机房”的字样。走进房间,墙上挂着一块超大屏幕,上面显示着整个小区的模型图。赵立说,这是小区的“5G智慧社区应用平台”,小区内的设备感知、消防感知、人脸感知、通行感知等智能系统的控制和显示都在这里实现。
今年71岁的李林老人住在13号楼4单元,自小区建成就一直住在这里。“我真是亲眼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变化。”老人说,入住小区之初,所有的单元门都是木制门,虽然后来换成了防盗门,但是门禁还是经常被损坏,形同虚设,谁想进都能进。他曾经挨个儿数过,楼内在墙上乱贴乱印的小广告一度达到八九百个。住在社区里不但没有安全感,环境脏乱也让居民堵心。
从去年开始,小区试点人脸识别门禁,51个单元门全部安装了智能设备,对全小区多名居民进行了信息采集,实现了智慧门禁系统。现在,居民可以用3种方式开门,一种是门禁卡,一种是手机远程控制,还有一种是人脸识别无感开门。一边说着,老人在现场做起了演示。每个单元门的上方都安装了一个摄像头,站在距离单元门1米左右的位置,系统自动识别老人的信息,轻轻一拉即可进门。
“在4G网络下,这个识别速度在10秒左右,然而升级到5G之后,1秒即可实现。”赵立介绍,这套智能系统还可以对空巢老人进行智能守护,70岁以上的老人如果超过24小时没有出门,系统就会自动发出通知,社区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电话巡访或者上门探访。
对于社区的老人,智能设备能提供充分的安全保障,对于社区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一种可发出“徘徊警报”的摄像头在这里大显神通。赵立介绍,这种摄像头可以通过大数据算法等技术,对人的体态进行捕捉和识别,“如果有人在设定区域内长时间徘徊,系统就会自动发出警报,提醒安保人员注意。”5G系统的作用就是可以让摄像头捕捉到更加高清的画面和动作,甚至戴着口罩都能通过双眼对人脸进行识别。
由于是老旧小区,志强北园小区的规划并不规整,还有一些比较偏僻的角落,摄像头可能长时间拍不到。这里设置了可对声音进行识别的摄像头,一旦有人呼喊救命,周边的摄像头会立刻“转头”对画面进行捕捉,系统同步发出警报,提醒安保人员。
在社区居委会,有两台智能机器人,居民如果咨询一老一小社保登记与办理、计生政策咨询、老年卡等业务,智能机器人都能回答。在社区活动中,居民只要戴上VR眼镜,就能学习预防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的沉浸式宣传内容。下一步社区还将通过AR技术为社区保安、管理者、物业人员等提供实时信息云识别服务,为他们快速推送精准的人员、车辆、楼宇基础信息,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效率。
“4G网络条件下,兆的带宽同步只能接入四路摄像头,画面还经常出现卡滞。而5G网络传输速度是4G的倍以上,目前已经接入了二三十路摄像头,画面流畅清晰。未来随着智慧社区建设的深入,最多可接入上百路高清摄像头。”赵立说。
志强北园社区书记兼主任刘庆红介绍,经过大半年试运行,小区秩序、环境都好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也都提高了。
(原标题:海淀试点建设首个5G智慧社区
门禁人脸识别高清探头抓拍老人孩子智能守护)
来源北京晚报记者叶晓彦文并摄
流程编辑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