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全省全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曹县实

全省、全市组织部长会议召开以来,曹县闻令而动、听令而行,牢牢把握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着力点,针对部分村庄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可持续性不强,发展产业缺少抓手等问题,创新实施“党建+”工程,构建“党委+支部”“党员+群众”动车组,大力发展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盘活资源、积聚人才、聚拢人气,形成了党委“车头用力”、支部“车厢发力”、党群“齐心合力”的干事创业新局面。目前,全县个村(社区)共拟定产业项目规划个,其中个项目已上马实施,有力推动了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跑出了乡村振兴的“加速度”。

“龙头”引领把方向

发挥镇(街)党(工)委统筹领导作用,引导土地、资金、人才、技术、政策等资源向“党建+”工程聚合,配好振兴产业项目建设的“拼盘”。

压实责任促推进。把实施“党建+”工程作为今年县镇两级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作为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抓基层党建“一号工程”,作为村级党组织抓基层党建创新性工程,建立县委书记主导、组织部长主推、镇街书记主抓、村居书记主攻的责任联抓机制,引导各级党组织书记扛稳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26个镇(街)全部成立以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专班,抓好“党建+”工程的管理、推进、督导,定期通报情况,及时解决问题,以集中攻坚推动振兴产业提档升级。

盘活资源“废”变“宝”。按照“一村一组”,组建由科级干部任组长的工作组个,分析地方党员、能人状况,帮助各村摸清找全村集体边角料,把闲置的土地、“老大队部”、“老厂房”、旧坑塘等闲置、废弃的集体资源利用起来,采取集体资产入股等方式,实现“废墟变良田,良田成项目”。比如,魏湾镇党委牵头辖区内27个行政村,对20条县乡村道路,按照统一标准,收回路肩使用权,由村集体集中管理,挖补整形,承包经营,优化节约余亩土地,种植了4万余棵楸树,该项目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2万元。

擂台比武“晒”答卷。把“党建+”工程打造成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比武”的“擂台”,通过书记上台讲项目、观摩评比拓思路、逐村点评促整改等形式,以典型树旗帜、以榜样立标杆,推动村党组织书记学习先进村经验,学习成功项目建设模式,确保各村振兴产业项目落地落实。县委组织部实施“周调度、月评比、半年观摩”,对工作推诿、进度缓慢的镇街、村居,进行通报,确保振兴产业项目落地见效,确保“党建+”工程有序实施、取得成效。

“支部”带领强推进

堡垒坚强有力,乡村振兴才有底气。实施“党建+”工程,要积极推动村级党组织唱主角、打头阵。

建强堡垒谋出路。以村级党组织分类推进整体提升三年行动为抓手,坚持“抓两头带中间”,个“示范”村葆先领航,个“创优”村提升晋位,55个“强基”村整顿转化,把每一个村级党组织都建成乡村振兴的坚强堡垒。同时,发挥村级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积聚本地致富能人、企业负责人、返乡大学生、乡贤群体智慧、信息和资源,高质量编制振兴产业项目规划篇,让每一个村都找到出路、走上大路。比如,青菏街道卢寨村立足邻近城区优势,打造1.02万平方米的产业园区项目,20多家木制工艺品加工企业达成入驻意向,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25亿元,税收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10万元。

头雁引领找思路。突出“培优”这个前提,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万名带头人培训计划,发挥26所镇街党校主阵地作用,科学设置乡村产业发展、农村电商等特色课程,通过全员集中授课、能力弱的定向培训、没思路的结对帮带相结合方式,对名村级党组织书记进行全员轮训,确保每名书记都“做有法、干有方”。突出“激励”这个导向,稳步提高待遇报酬,今年村级党组织书记平均报酬达到元/月,比去年增长8.8%,切实让村级干部有甜头、有奔头。

因地制宜“培”项目。坚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不搞所谓高大上的项目,对有产业基础的村,通过丰富产品种类,引进初加工、深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实现村集体做大做强。比如,朱洪庙镇袁庄村依托“党建+”工程实施,做好种子选育,丰富蔬菜种类,推进蔬菜产业整链条进一步发展壮大,带动村集体年增收7万元。对产业基础薄弱的村,立足盘活现有资源,通过联村帮带、村企合作、园区带建等方式,实现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党群齐心聚合力

实施“党建+”工程,需要把各方面智慧的汇聚起来、力量团结起来、积极性调动起来,在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中形成党组织领导下的“万马奔腾”生动局面。

党员带富当模范。摸排50岁以下的党员致富能人余名,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积分管理,鼓励支持农村党员能人依托振兴产业项目平台,先学现试,带头致富、带领致富,形成产业发展聚集党员、党员带头助推发展的生动局面,为群众做好榜样,为产业项目建设积蓄动能。比如,发挥名“淘宝村”书记和余名电商产业党员模范带动作用,通过联村共建、专业培训、“手把手”帮带等方式,推动电商产业与“党建+”工程深度融合,让手机、网络成为振兴产业的“新农具”,让天猫、京东成为产品销路的“新渠道”。

党群链接增活力。以村居为单位,建立党员能人、企业老板、大学生、种养殖大户、退役军人和在外流动人才台账,通过资金入股、经营管理、技术指导、村企联合、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构建他们与产业发展的利益链接,让他们充分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破解“干部干、群众看”的困局,增强干事创业的活力。比如,青岗集镇李尚彬村规划建设生态采摘园项目,种植无花果、意大利黑梨、桃、杏等亩,村党支部与本村北京林业大学李守根博士达成合作协议,由李博士团队给予村生态采摘园技术支持,提升了水果品质质量,同时,村里又利用闲置坑塘,建设休闲垂钓项目,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元,并带动70余名群众增收致富。

集聚人才夯基础。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养,重点从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返乡创业人员和回乡大学毕业生中选拔人才,按照每村3-5名建立村级后备人才库,目前,全县共储备村级后备人才余名。建立蹲苗历练机制,采取挂职工作、跟班锻炼、设岗定责等方式,让后备人才在产业项目一线经风雨、长才干,推动后备力量既备又用。打好“亲情牌”“家乡牌”,依托“党建+”工程筑好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就业平台,推动实现“信息、人才、资金、项目、创业”回乡。推动镇(街)党(工)委主动对接县人社、农业农村、电商、技工学校等部门单位,开办各类专项技能培训班多场、培训1万余人次,让党员、群众在提升专业技能中找准致富门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16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