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场新闻发布会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介绍,6月15日0时至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18例,朝阳区12例,丰台区2例,西城区、海淀区、石景山区、昌平区各1例;普通型1例,轻型13例,无症状感染者4例;均为隔离观察人员。
6月16日0时至15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13例(感染者至),朝阳区11例,海淀区、丰台区各1例;轻型4例,无症状感染者9例;均为隔离观察人员。医院隔离治疗,相关风险点位及人员已管控落位。
涉天堂超市酒吧聚集性疫情
累计报告例感染者
6月9日至16日15时,本市累计报告例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均涉天堂超市酒吧聚集性疫情。其中,天堂超市酒吧(工体西路6号)到访人员例,酒吧工作人员7例,到访人员的续发关联人员例。涉及14个区和经开区,其中,朝阳区例,西城区26例,东城区、丰台区各25例,通州区20例,海淀区16例,昌平区14例,大兴区11例,门头沟区7例,经开区6例,房山区5例,石景山区3例,顺义区、怀柔区各2例,密云区1例。
6月15日0时至16日15时
本市无新增社会面病例
当前本市新增病例数有所下降,6月15日0时至16日15时无新增社会面病例,前期疫情防控措施效果初步显现,但疫情防控仍处于关键阶段,切不可麻痹大意、松劲懈怠。
要深挖细排所有风险人员和点位,尤其是加强人员密集场所风险点位的排查管控,阻断疫情传播风险;要高质量、全覆盖开展核酸检测和筛查工作,及早发现社会面隐匿传染源;要坚持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行业、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和常态化核酸检测并行,做到应检尽检、不漏一人;要严格集中隔离和居家隔离人员各项防疫规定,医学观察期间如有任何身体不适应及时报告,规范就医。请市民朋友继续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在采样点排队等候时,注意防暑降温,有序排队,保持安全距离,进入公共场所坚持正确佩戴口罩,配合测温扫码、查验核酸阴性证明等防控措施。
天堂超市酒吧关联疫情趋向缓和
6月16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介绍,6月9日暴发的天堂超市酒吧聚集性疫情,点多面广,来势凶猛,经过8天的艰苦鏖战以及全市人民的齐心奋战,以快制快的果断措施效果显现,天堂超市酒吧关联疫情趋向缓和,但依然存在出现社会面隐匿病例的可能性,首都疫情防控仍处于关键阶段,切不可掉以轻心。
本市加强重点行业
重点场所防疫管理
为坚决堵塞防控漏洞,压实“四方责任”,严格落实核酸检测、扫码查验要求,加强社会面疫情风险排查和监督检查,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进一步加强重点行业重点场所防疫管理的相关措施:
在严密核酸检测方面。对冷链冷库、快递、外卖、市场、家政、保安、进口非冷链货物、餐饮、商超、美容美发、洗浴、住宿、交通、散装散建、房屋中介等生活服务重点行业从业人员,医疗机构、学校、养老服务、儿童福利、残疾人服务、工程工地、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和小药店小诊所等重点场所人员,医院和隔离场所周边、入境口岸机场周边、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平房区等重点区域人员,共34类重点人群,实行应检尽检,适度加密核酸检测频次,对未按要求检测的人员,“北京健康宝”将进行弹窗提示,督促尽快完成核酸检测。
在严格扫码查验方面。6月7日,我市发布了压紧压实扫码查验“四方责任”相关措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公共场所和社区(村)坚持“谁管理、谁负责”,各类经营场所坚持“谁经营、谁负责”,有组织聚集性活动坚持“谁组织、谁负责”,公共交通运营单位和平台坚持“谁运营、谁负责”,全面加强扫码查验等常态化防控措施的组织落实,不得以“亮码”代替“扫码”,严禁“一人扫码、多人进入”等违规行为,确保“逢进必扫、逢扫必验、不漏一人”。出现密接、次密接等涉疫风险人员的要及时向属地报告,规范开展应急处置,暂停对外经营活动。
在严查风险隐患方面。目前,全市正在开展社会面疫情风险大排查和执法大检查。在风险大排查中,对环境密闭、人员密集的行业、场所,本着稳妥审慎原则,研究确定具体开放标准和条件。对排查发现落实防疫措施不到位、存在较大涉疫风险的各类公共场所停业整顿,按照“六到位”标准,即从业人员基础信息填报到位、扫码查验到位、限流措施到位、防疫规范培训到位、场所消杀通风到位、员工个人防护到位,经评估合格后恢复运营。对位于地下密闭空间的酒吧、KTV、网吧、健身、剧本杀、洗浴等经营场所,暂停开放。在执法大检查中,对未严格落实扫码查验等防控要求的单位给予提示提醒、约谈诫勉、责令整改、公开通报;一周内两次以上(含两次)被提示提醒、约谈诫勉、责令整改、公开通报的,或者未严格落实防控要求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警告、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证照等行政处罚。对不配合落实扫码查验等防控要求的个人加强教育引导,情节严重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依规处理。同时,对典型案例持续通报曝光,加强警示教育,营造全社会浓厚氛围。
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行动。希望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朋友们一如既往支持配合各项防疫措施,落实好“四方责任”,织密筑牢社会面疫情防控网,共同守护美丽家园。
北京中考组织和防疫细节发布
6月24日(下周五)将迎来年北京中考,全市各部门和所有的考务人员已经迅速转战中考准备和服务保障状态,开启“连续作战”模式。今天距离中考还有8天的时间,各项准备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对相关工作进展和安排做了通报。
一、总体情况
全市参加今年中考考生共10.09万人,受当前我市聚集性疫情影响,涉疫考生数量、封管控考点的需求等都面临新的变化,对此我们进一步细化完善了已有方案和服务保障措施,确保初三的孩子们能够平安顺利完成考试。
(二)考试安排:
年中考(初三学考)将于6月24日-26日进行,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物理、道德与法治、外语、化学、历史,共7门。
具体考试安排如下:
6月24日:上午8:00-10:30语文
下午14:30-16:30数学
6月25日:上午8:00-9:10物理
10:30-11:40道德与法治
下午14:30-16:00外语
6月26日:上午8:00-9:10化学
10:30-11:40历史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精准做好信息摸排。前期已经启动了涉疫考生的摸排和全体考生的健康监测,实时动态掌握考生涉疫情况,做到不漏一人,不漏一项。二是细化完善方案预案。制定并下发了有关疫情防控、考务组织、应急处置等相关文件,针对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封管控考点的设置标准和有关组考工作要求、涉疫考生“一类一策”考试实施标准等,我们参照高考工作方案,结合中考特点进行了再细化和再完善。三是做好部署培训。召开全市考务工作布置会,对考务各项工作进行了布置和培训,目前各类考点设置已经落点落位,人员储备、物资保障已经全部到位。
二、严格防疫措施,严密考务组织
(一)备足考点考场资源。按照常规考点、封管控考点、在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和医疗救治场所设置的考场几类情况进行安排,同时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的原则,准备了大量备用考点考场。在此我向家长和同学们再详细介绍一下。一是常规考点安排,全市共设置常规考点个,考场个,分别设在18个考区,主要安排能够正常参加考试的考生。与高考考点不同的是,在中考常规考点的设计和编排上,大部分的同学们都是在本校考点和考场参加考试,同学们相对比较熟悉。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考虑了两种特殊情况,一方面在每个常规考点按一定比例设置了备用考场,用于安排考试当天入场时健康检测异常或考试过程中身体状况异常的考生、返京不足14天的考生考试,这类考场设置了专用防疫通道、安检入口和防护措施,与其他考场严格实行物理隔离。另一方面,我们还为常规考点设置了备用考点,如果常规考点或周边发生聚集性疫情,那么将原考点进行整体平移至备用考点,高考前就有这方面的实战情况。二是封管控考点安排。选择符合条件的宾馆酒店或具备食宿条件的学校设置封管控考点,用于安排届时处于封控区、管控区的考生,为考生提供“吃住行考”一体化的考试保障。考试前一天,安排专车将考生闭环转运至封管控考点,考试期间安排统一食宿,考试结束后再闭环转运回去,整个过程实现闭环管理。在考场安排上,封控区考生实行一人一考场,管控区考生可多人一考场,和高考时的安排是一致的。此外,为了应对考试期间有可能的涉疫考生突然增加的情况,我们也提前配置了备用封管控考点。三是在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和医疗救治场所设置的考场。主要用于安排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处于集中医学观察期的考生。监考员按医学要求防护,单人单场考试,考后答题卡消毒后密封送交。
(二)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一是做到“三个严格”,对所有考务人员严格三个“百分之百”(百分之百接种疫苗、百分之百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百分之百进行考前14天健康监测);对所有考生和考务人员严格健康码、行程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查验以及入场体温检测和考试全程口罩佩戴;对考场严格消毒通风并做好涉疫考场答题卡消杀等。此外,我们还要求考务人员在考前和考试期间落实好个人防疫责任,坚持“两点一线”简单生活,不去人员密集场所,最大限度减少社会面接触。二是加强考务人员包括备用工作人员在内的全员培训,按照常规考试工作人员1-2倍备足备用工作人员,通过考前演练、线上考核等多种方式提高全员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三是备齐考试设备、物资,提前做好涉疫考点、考场考试设备的安装和考场灯光、考试桌椅的调试,努力按标准配置。四是做好考前检查和应急处置演练,加强对各考点防疫措施、安全保密等考前准备工作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针对各种应急处置场景和极端场景,围绕应急响应、考生闭环转运、考务组织、安全保密、物资保障等开展全要素应急演练,不存侥幸,不走过场,不断完善细化处置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预案切实可行。
三、加强考试服务,凸显人文关怀
(一)做好心理疏导。一是6月13日(也就是本周一),非涉疫初三年级的同学们已经返校了,很多学校在防疫、课程安排、心理辅导等方面做了很多暖心贴心的设计安排,帮助同学们快速找到状态,做好最后阶段复习。二是我们也要求学校对考前因疫情原因不能返校的同学加强线上心理疏导,帮助孩子切实缓解焦虑情绪,同时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提供线上复习指导。三是针对届时有可能在封管控考点的考生,我们要求各区各校有针对性地安排班主任、学科老师、心理教师,做好考生生活服务和心理疏导,在食宿等方面尽量满足考生合理的差异化需求,尽最大努力让考生舒心、让家长放心。
(二)做好服务保障。一是认真开展特殊考生摸排,做好残疾和临时伤病等特殊考生的服务保障工作,为他们顺利参加考试提供合理便利。二是做好涉疫考生的考试服务,组织专人建立“一对一”联系,将考试要求和注意事项及时传达到每位涉疫考生和家长,为考生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确保涉疫考生“一个不落”。三是采取多种措施在疫情防控、防暑降温、饮水便利等方面为考生做好服务保障。
(三)加强极端天气应对。目前,北京已经进入汛期,正是高温多雨季节,我们特别要求各区要统筹协调公安、交通、电力、水务、气象和应急等相关单位,落实各项防汛措施和要求,确保师生健康安全和考试安全;因为中考考点的设置特点,远郊区要做好远距离山区考生赴考方案,确保安全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