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下去了三个北京公立学校国际部的学生

文章来自国际教育视界

#北京国际学校#

导语:

7月,北京市教委官宣批准第二十五中学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终止,这也是第一个停办的中外合作项目。消息一出,引发一片哗然。虽然疫情这两年,公办国际部的招生情况相比疫情前稍显低迷,但随着今年中考分数暴涨等原因,公办国际部的形势又再度“看涨”。

“国际部风云”尚未有定论,曾经是初中同班同学的石瑜靖、刘铭桦、彭策却选择在此时出国,他们都曾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公立高中国际部,却在就读一年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出走”,他们有怎样的顾虑?又出于何种考量?我分别和他们聊了聊。

文丨熊靓

编丨Flash

01.

学校的外教都走了,

国际化从何而来?

此时的石瑜靖和爸爸住在香港的家里,等待着搭乘10月中旬的航班飞往英国。她已经收到了一所对华人学生很友好的私立高中offer,留学梦想即将实现。

在此之前,石瑜靖在北京公立高中的国际部就读,如果不是转学,今年9月就会升入11年级。香港出生、北京长大的她从小学开始都是就读于公立学校,目标是在大学阶段出国留学。

她爸妈没有出过国,也不认同快乐教育,所以不想从小就把她送出国,坚持要让她在国内读完高中。读公立是为了打好学习基础,等到了高中再去国际部和国际学校继续学习,从而接轨海外的大学。

在去国际部之前,石瑜靖的求学之路是非常顺利的。年她参加了北京市的中考,考出了的高分,如果继续体制内路线,能够进入朝阳区的重点高中北工大附中。虽然还不算顶尖的学霸,但是如此保持下去,、应该也没跑了。

在朋友的推荐下,石瑜靖选了北京一所重点高中的国际部,开始向自己的留学目标进发。但入学不到一个月,她就想转学。

她说也许是自己对国际部的期望值太高了,好看的校服、洋气的同学、全外教授课、国外的夏令营……理想太过丰满,残酷的现实给了她沉重一击。但导致转学的决定因素还是英语水平的提升受到了阻碍。

开学的第一周她就发现只有一门课是由外教授课,对于偏理科的她来说,对英语的学习抱有很大的期待,外教资源少这一点让她心里很是别扭。

学校的老师也劝她,并不见得是外教就能教好、学好。现在学校的老师很多都有海外留学背景,也有人具备国外的教师资格。他们的教学方法还能兼顾应试教育和国外教育,简直一举两得。

不管老师怎么说,她还是觉得不合心意。她就是不信,“没有丰富海外教学经验的师资怎么能够支撑她考上理想的大学呢?”

在看了北京多家国际学校和国际部之后,石瑜靖发现各家的情况都差不多,大多数都跟她解释因为疫情原因,很多外教回国后就来不了了,这实属无奈。

她说,这种书读得让人很恼火,在她看来,既然是国际部那就要真的和国际接轨,马上就要面临大学申请,时光不等人,她必须舍弃不适合自己的学校,直接飞到英国的私校,实现全面接轨她才安心。

02.

中外课程都要学,

分身乏术!

石瑜靖初中的同班同学刘铭桦也曾在公立高中的国际部就读,今年8月份,他已经转入了美国波士顿的一所公立高中。

据说他入学测试成绩格外优异,还拿到了校长特殊的奖励:一张全家在米其林餐厅用餐的招待券。

对此荣誉刘铭桦不以为意,他说北京数一数二的公立高中国际部他都能考上,拿美国普通高中的奖励岂不是易如反掌。

为什么在读了一年公立高中国际部之后,突然又跑去美国读书了呢?不是因为刘铭桦的爸爸是美国公民,也不是因为他有美国护照,更不是为了省学费……根本原因是妈妈心疼他。读书太累了!在公立国际部的这一年,他已经疲惫不堪,课程学习甚至比中考前的“车轮战”还要难搞。

刘铭桦和石瑜靖一样,都想从公立高中国际部考到国外的大学,并且刘铭桦的成绩还要更胜一筹。他曾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海淀区一所赫赫有名的公立高中。

但是从早上6点到晚上12点的连轴转,逐渐让他对学习产生了厌烦。除了要学习海外课程体系,还要上普高的课。对于习惯了中国学习方法的刘铭桦来说,普高的课可以说是轻轻松松,但海外体系的课程却让他非常头疼。

刘铭桦的妈妈说,孩子就跟得了病一样,快瘦成皮包骨了。他非常好强,因为学习的事情经常失眠,她很担心儿子就这么倒下了。取舍是她能想到的最好的解决方案,反正已经确定要出国读大学,那就只学国外高中的课程吧!

她看了不少北京私立的国际学校,好一点的一年要三十万以上,而她的收入只能勉勉强强支撑刘铭桦读公立高中国际部的费用,读私立几乎不可能。

她只能硬着头皮给刘铭桦在美国的老爸打电话寻求支援。刘铭桦是混血儿,老爸在美国,他们分开生活。十几年来,老爸几乎没有管过他,经济条件也很普通,是个没太多积蓄的打工人。

他给出的建议是,在国内费钱又折腾,还不如来美国,他家附近的一所公立高中就不错,重点是免学费。出于经济和身体健康的考量,刘铭桦的妈妈听取了去美国读书的建议。

目前在美国的刘铭桦还是不太适应,他也不知道自己在这里的体系之下,还能不能成为一个学霸。但他老爸说他并不是来留学的,波士顿就是他的家乡,现在不过是从北京留学归来,很快就能融入了。

这句话让他很难受,语言文化都不通,这个家乡让他感到陌生,他现在唯一想做的就是认真学习,考上藤校,然后早点回到北京。

03.

出国的活动全部取消,

前途难料!

经过了半年的思想斗争,彭策在8月底抵达了多伦多,进入了一所偏艺术类型的高中。原本她应该读11年级,由于英语成绩不太好,教育局的老师建议她从十年级开始读,否则可能会跟不上进度。

虽然要留一级,但彭策也认了。作为一个艺术生,她从小学开始每年都会到欧洲、北美参加各种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她的漫画作品也经常会被国际性的比赛给选上……这些小小的成绩都让她更坚定了自己学艺术的理想。

可是疫情一来,这些线下活动都停止了,哪怕是出国旅行涨涨见识都很艰难。在国内时,由于文化成绩中等,她只能勉强进入北京一家垫底的公立高中国际部。入学前她就和学校提出要安排一些类似国际艺术交流的活动,校方也是满口答应。

但是疫情之下,活动一次又一次地被迫取消。学校说“别折腾了,就在国内活动活动得了,申请大学时海外学校都会考虑到疫情因素,不会因为没有海外活动经验就将你拒之门外”。

但是彭策觉得学校的建议并不适合她,身边的学姐学长都在削尖脑袋往国外跑,她怎么可能淡定地在国内窝着。

学校其实也根据她的情况安排了不少线上的活动,但他们越积极彭策越觉得尴尬。这些活动总让她觉得又土又不适合,每次对着摄像头进行交流,跟直播带货一样,她感觉很怪异。

她找了留学顾问,讲了自己的问题之后,收到的建议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出国。如果读加拿大公立高中,加上生活费、房租,成本基本上和在北京持平。至于海外的高中是否比国内公立高中的国际部更强,就见仁见智了。

她又找到了几个同样有留学目标的同学,发现大家都在考虑或者是已经开始准备申请国外的学校。她也说不清楚大家在焦虑什么,因为疫情?或是因为学习压力?不过他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安于现状。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大学给到留学生的名额越来越多,而申请的学生人数也随之猛烈增长,越是好的大学门槛也在逐年增高,拿着国内的那些经历真说不好能不能申请到理想的大学。

尽管学校老师一再说明影响不大,但是她不能拿自己的前途去赌,于是决定不等了,直接出国。

她本想和石瑜靖、刘铭桦那样,心平气和地安静离场,但当她和学校提出离开的想法之后,学校老师的话语中满是讥讽,“人的眼界一旦被打开,心也就野了,既然那么喜欢国外,那就早点离开好了!”造成这种剑拔弩张的状态也实属无奈。

结语:

石瑜靖、刘铭桦、彭策初中班上走留学路线的有十个人,除了两个在北京的顶级私校就读之外,其他八人已经以各种途径去到海外,开始了留学之路。他们还组建了一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613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