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城市大脑集成融合指挥和智能运营两大模式接入海淀区13个委办局的36个业务系统、1.2万多路监控视频、1万多个物联传感设备,每天处理16万条数据……海淀城市大脑智能运营指挥中心(以下简称“海淀城市大脑”)日前正式投入使用。多功能指挥大厅里有一面高5.8米、长19.2米的巨幅屏幕,汇聚海淀区全景地图、实时监控画面、各种数据以及突发事件等多类信息,实现“一屏尽览海淀全局”。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海淀区了解到,依托城市大脑,海淀城市治理大数据正在深度融合。今后,系统将逐步成为工作主力,实现城市运行、评价、发展的整体智慧化。
城市大脑“一屏尽览海淀全局”
昨天,北青报记者走进占地面积约平方米的海淀城市大脑,在多功能指挥大厅里,一面高5.8米、长19.2米的巨幅屏幕格外引人注目。透过这块屏幕,可以尽览海淀全局。海淀区城市服务管理指挥中心副主任吴维介绍,海淀城市大脑在今年春节试运营期间就已“初显身手”。
农历除夕夜晚,在多功能指挥大厅内值守的区领导,利用大屏同时调出气象、空气质量、人口聚集度等数据,实时监控烟花爆竹燃放情况。当晚,市级消防部门发来提示信息,大觉寺古建院落内有古树,要注意周边燃放情况,排除安全隐患。区领导利用海淀城市大脑,迅速调出大觉寺周边的监控探头,查看实时情况,并与属地政府苏家坨镇连线,叮嘱加强巡查值守……一场高效的“市、区、街镇”联动工作就此展开。
“以前受场地、技术等条件制约,领导在指挥调度时有三大痛点:‘见得着人见不着事’,‘听得着事看不着数’,‘用得到数汇不成智’,方法和经验都存在人的脑子里,系统只会执行,因人而异、重复劳动等情况时有发生。”吴维说,过去每个场景需要的信息来源不一样,主要靠人工收集和口头报告,系统也只能接入单一信号源,看的见人就看不到事,无法在召开视频会议的同时看案件现场,更别提指挥调度。现在,城市管理者“一屏”便可进行视频会议并看到任何事件现场,想看的数据也都能同步展示,以高位视角看海淀全局,全方位出谋策划,高效率调度解决。
智能分析达到“1+12”的效果
海淀城市大脑的背后是全区1.2万余路在网摄像机、1万多路传感器作为数据支撑。同时,海淀城市大脑汇聚了全区个专题地图数据,包括基础地理、行政区划、二三维地图、约17万个建筑以及城市部件等;接入8个市级部门、13个区级部门、全区29个街镇数据,整合55个原有信息化系统。
“这些数据信息不是孤立地接入,而是要通过数据比对、智能分析,由海淀城市大脑提供智能分析,实现1+12的效果。”吴维说,海淀城市大脑集成融合指挥和智能运营两大模式,不仅可以实现灵活的信息交互展示、全量的数据资源调度,还能形成智能的分析研判学习功能。例如,除夕夜,海淀城市大脑通过比对气象数据和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系统就可以预测空气污染浓度走势,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系统的‘聪明’之处在于,它可以根据前期多次人为操作总结经验,从而自我成长,简单地说就是它看你是怎么做的,慢慢就学会了,然后就可以智能识别、研判,自动发送信息到相关部门并实时监测进展。”吴维说。
城市管理变“被动”为“主动”
“城市运营管理分为四个阶段。1.0阶段我们称为‘人拉肩扛人海战’,手拿一部电话、两眼摸黑奔赴现场;2.0阶段是‘系统辅助人干事’,系统扩展了人的眼睛、耳朵,辅助支撑双手双脚。到了3.0阶段,演进为‘系统学会干人事’,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让系统逐渐学习人的经验,实现‘算力’替代‘人力’。最终发展到4.0阶段‘系统干事人想事’,系统成为工作主力,实现城市运行、评价、发展的整体智慧化。”吴维用这样一段话形象描述了科技在城市运营管理中扮演的角色。他说,海淀城市大脑目前正处于3.0阶段,未来将向4.0阶段演进。
“下一步,海淀城市大脑将通过不断地学习,逐渐掌握对违法行为的自动识别、自动派转、自动核实、自动考核等技能,尽可能摆脱‘人工’依赖。”吴维表示,海淀城市大脑还将逐步实现市域社会治理、产业经济、政务服务、教育、医疗等全领域的场景接入,使居民通过一个终端入口,直达所需的民生服务资源。通过智慧化的城市运营体系及时感知发现存在的问题,防患于未然,将城市“被动”治理转变为“主动”治理模式,对城市的各类事件实现未诉先办。
文/本报记者王斌
摄影/本报记者袁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