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上午
“智汇海淀”人才主题周开幕式暨“星耀海淀”人才峰会举办现场发布了《北京市海淀区人才资源统计报告()》这是全市首份区级“人才资源白皮书”科学测算了海淀区人才资源总量和各支人才队伍数量全面反映了海淀区人才发展主要指标和未来需求情况目前,在全市16个区里面,海淀是首个开展人才资源全面测算的区。这份报告共分为3个模块,一份总报告,即人才资源总量及队伍报告;四个专章:即人才贡献率、重点产业人才分布、各街道(镇)人才分布、中央地方和非公单位人才等。
海淀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张东川:通过这个白皮书,首次对海淀区万人才的分布做出了一个详细的解读,为下一步区委区政府做出人才方面的决策包括部门做出决策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力的参考。
根据上一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定义,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根据这一定义,课题组使用受教育程度来衡量是否具有专业知识,凡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将视为学历人才;使用有关部门认定来衡量是否具有专门技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是经过认定具有专门技能的人才,视为非学历人才,这两者相加,就是人才总量。
海淀区人才主要的8个特点一是人才规模大。经测算,到年底,海淀区人才资源总量为.6万人,占全市四分之一。经比较,海淀是全国智力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海淀区的人才规模能级,是整个区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也是承担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任务的突出优势。
二是人才质量高。海淀区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占73.5%,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特别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区,这一比例高达88.1%。高学历成为海淀区劳动者的主要特征。
三是人才结构合理。海淀区六支人才队伍中,包括中央单位、市属单位在内,党政人才有2.5万人左右,规模一直很稳定。最多是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为.1万人,占全区人才比例为90.2%。高技能人才有13.8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比例34.4%,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有1.4万人,占全市的18.2%。
四是人才贡献突出。人才贡献率是直接反映人才效能的综合性指标,也是间接反映人才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经测算,年海淀区人才贡献率为64.3%,同比提高了0.4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水平高9个百分点,这个数据内涵是:年海淀区经济增速为5.9%,促成这个成果,人才所做的贡献占64.3%,这也充分说明,近年来促进海淀区经济增长的,主要不是资本驱动,而是创新驱动,是依靠人才和科技进步驱动。
五是重点产业人才集聚度高。当前,海淀区第三产业占比很高,达到了92%,与纽约市水平接近。年以来,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对经济增长拉动维持在6%以上,服务业主导特征非常显著。
从人才与三次产业关系看:近年来第三产业人才数量逐年上升。年,第三产业人才数量达到了万人,占全部人才比例为92.1%。而第二产业人才数量缓慢下降,第一产业基本维持不变。
人才密度方面,第三产业人才占从业人员比例达到81.8%,第二产业为76.9%,人才密度指标与产业质量基本契合。
从重点产业看:课题组主要测算了信息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教育、金融和工业等领域人才资源情况。
最近几年,这几个产业从业人员占比均在70%以上。特别是信息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这两个产业,处于海淀区“龙头”产业地位,年人才总量分别为53.7万人和20.8万人,占人才总量比例为27.2%和10.5%,人才密度为98.1%和97.3%,这些指标充分展示了这两大产业的人才突出优势,进一步讲,信息服务与科技服务是海淀区“两区”建设中重点布局的优势产业,人才汇聚为优势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教育人才方面:海淀区致力于建成高水平的现代化教育强区,在这样的目标引导下,教育业人才保持稳定,基本在18万人左右,充分发挥了人才强教的作用。
金融人才维持在5万人左右,约占全市十分之一,为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工业方面,从业人员和人才数量有明显下降趋势,年以来,人才数量由9.4万人下降至5.6万人,下降了40%,这一指标显示,海淀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效果明显。
六是人才区域分布合理。海淀区下辖22个街道办事处和7个镇政府,结合各街道、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我们对其人才情况进行了测算。根据海淀区分区规划,将形成“两横一纵三轴格局,一带一核多极体系”的城市空间结构,中关村依然是聚焦的重点。经测算,海淀区各街道(镇)从业人员和人才数量排名前三位的是上地街道、中关村街道、海淀街道,占全部人才总量超过四成。人才在中关村核心区高度聚集,这对打造中关村大街高端创新集聚发展走廊,形成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到产业培育的创新链条,这就显得十分重要。
七是人才活力充分绽放。我们对中央、地方和非公单位人才资源做了测算。中央单位,是指管理权限属于中央,工作地点在海淀区的单位;地方单位是指管理权限属于北京市或海淀区,工作地点在海淀区的单位;非公单位是指工作地点在海淀区的非公有单位。年海淀区非公单位人才总量.4万人,占人才资源总量的六成以上,中央单位人才总量33.7万人,地方单位人才总量43.6万人,中央和地方单位共占人才资源总量的四成。非公单位人才占大部分,这充分说明,海淀区人才的创新、创业、创造活力非常足。
八是人才强区特征显著。六大人才发展指标中,海淀区人才资源总量占北京市的1/4。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量是全市的1.8倍,创新动能强劲。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领先全市5个百分点,推动技术创新能力强。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高于全市15个百分点,人才质量高的特点突出。同时,海淀区持续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人力资本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全市高6个百分点。海淀区人才贡献率为64.3%,高于全市9个百分点,表明海淀区人才资本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
编辑/赵悦贝校对/张昊新审核/刘帅
来源/转自北京海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