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Watch落地,屏幕稀碎,但这不是重点。苹果官方维修站,报价元。心中暗自咒骂了一句,京东同款全新品才元,差价元是几个意思?这明明白白就是告诉你,维修可以省个表带钱。
当然,这不是重点。AppleWatch不舍得弃之不用,遂在网上找了家维修公司,报价元,我欣然接受。正是这次经历,让我重返中关村。也不禁感慨,20年过去,中关村还是中关村。
重返中关村
猛一回头,就在维修店旁边,看见了一家熟悉的公司。记得初入行时,采访过此家公司。这是一家主流网络品牌的二级分销商,在圈内小有名气。或者,就相当于现在的流量明星“小鲜肉”。
当时老板也是刚入行,留着平头很是精神,对中关村是“骗子一条街”的说法,很是不屑一顾,并声称他们这样的“第二代”中关村人,要改变IT产业对中关村的看法,改变对“渠道商”的看法。
仿佛穿越,20年前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除了“小鲜肉”变成了“老腊肉”,好像什么也没有改变,公司仍然不是企业,总经理仍然不是董事长,渠道商仍然蜗居在中关村的“三室一厅”,楼道中仍然杂乱无章地堆放着各种“盒子”。
中关村还是中关村
话题由此展开。
就在10月底,经营17年的鼎好大厦,彻底关门大吉,这好像是坚挺到最后的一家电子城,曾经鼎好、海龙、科贸、中关村e世界等,构成了中关村的核心,但现在一个时代已经结束,但好像也不是。
确实没有结束。
电子卖场的低层部分,已经被学而思、新东方等教育机构改造,当年在此攒电脑的年轻人,现在已经成为海淀学娃的爸妈。不知道故地重游,他们会不会也像我一样,喜欢讲述老中关村的故事。
但在电子城的高层部分,渠道商依旧蜗居在此。这正是我不禁感慨的由来。中关村还是中关村,渠道商并未随时代成长,并未活成他们想要的样子,甚至我正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渐渐老去。
中关村不是中关村
当海淀图书城变身中关村创业大街时,我曾无比兴奋,感觉中关村的春天回来了,感觉中关村终于摆脱了,窜货场的影子。当第一家电子卖场悄然关闭时,我也不曾惋惜,因为时代发展就是如此。
但零售商的命运,并没有刺激到分销商,在线零售对实体零售的冲击,也没让渠道商联想到云计算对分销业务的冲击。当然,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关村人,坚守下来的并不多。在黄金年代掘到第一桶金后,他们有的求佛修道;有的买卖股票;有的寻求刺激执着于极限运动;有的潇洒一身,开起了滴滴。
这就如在中关村摸爬滚打,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他们已开始选择了不同的人生。确实,这年头机会遍地,炒房子、买股票,好像什么都比干IT赚钱。不过,还是有一部分选择了留守,选择在中关村继续求学,但升学率好像并不高,功成名就者有之,但十人中有九人,还在原地踏步。
分销是一种习惯
这正是本文的主题,渠道商为何总有些固步自封?其实,分销是一种习惯,而且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或者说,一旦在分销领域取得成功,他们就很习惯将“成功经验”,复制到他们领域。
显然,这并不可行。
过去20年,我见证过无数渠道商转型失败的案例。确实,以分销的思路,管理不了一家技术型企业,因为紧箍咒般的KPI,真的会害死人。哪家技术企业,不坐三年冷板凳,哪家技术企业,不踏踏实实地做三年研发,就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但也难怪他们。如开篇提到的那些“没变化”的渠道商。20年前,此公司流水应在2亿元左右,现在预估在4~5亿元左右,年纯利应为万元上下。多乎哉?不多也!万元也就刚够养活一支研发团队,但还不能保证拿出研发成果。
如果是你,会如何选择?是将这笔钱落袋为安,还是持续投入研发。反正我不会站着说话不腰疼,不一定会有这种魄力。估计这也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但这正是过去20年中,渠道商无变化的原因。
“坏脾气”会害了你
当然,分销也是一种“脾气”,但坏脾气确实会害了你。5年前,也曾采访过一家“成功案例”。老板在中关村软件圈很有影响力,而且他很有远见,很能跟得上时代,各种金牌资质拿到手软,与国内主流公有云服务商,也快速建立了战略合作。
不仅如此。
此公司还请来高人,建立了一支规模不小研发团队,而且各类资本运作,也是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但“坏脾气”毁了这家公司,研发负责人率队起义,资本运作也不了了之。坊间流传说法是,老板过于膨胀,大搞“一言堂”,基层员工不堪忍受。
渠道商的“产品梦”
这还不是全部。
其实,每家渠道商都有一个“产品梦”。因为分销他人产品,总是缺少“独立人格”。这就像天天都在夸别人家的孩子,忽视了自己的存在,而自己都忽视自己,用户怎么会重视你的存在。
当然,渠道商并不缺少敏锐的市场嗅觉。但正如前文所述,他们总是缺少一些持之以恒的决心。网络运维管理软件,就是很好的例子。经过诸多系统集成项目的沉淀,他们会将经验固化为软件。
可是真正的产品,并不是定制化的软件,定制化的软件可以在某个项目中,买个好价钱,但真正的产品,需要持续投入,需要快速研发迭代,任何指望赚快钱的想法,都会让你原地不动。
由此可结束此文。渠道商赚到“第一桶金”,但这并没有让他们财务自由,自由到可以为了梦想而义无反顾;渠道商沉淀了“成功经验”,但有时“成功经验”也会滋长他们的固执,甚至是“坏脾气”。但我管如何,我还是希望他们建立“独立人格”,希望他们活成他们想要的样子,希望他们走出中关村。
最后,希望谨以此文,激励更多渠道商砥砺向前。
作者
张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