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课程调整评价方法今起北京中小学开始

除初高三外,北京中小学其他年级的返校时间尚未确定。按照计划,今日(4月13日)开始,北京中小学生的春季学期将迎来新阶段——线上学科教学。

“请提前准备好学习用具;在安静环境中学习;注意用眼卫生……”打开北京市朝阳实验小学校园网,一段关于线上学习的温馨提示映入眼帘。面对陆续开展的线上学科教学,北京市各中小学校在市级课程资源基础上,结合各自平台、课程资源进行“补充”。

教学方式变了,课程怎么安排?课时变少了,如何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怎么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记者了解到,不少中小学基于线上学习特点,对授课内容、上课形式、评价办法等都进行了调整。

增设“防疫课”,对课程进行“分级”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不会推到下学期。”针对春季学习的教学安排,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此前透露,非毕业年级而言,目前安排的教学没有占用周六日,也没有往7月中旬之后延续。

而根据北京中小学—学年度第二学期校历,若按照原计划,春季学期将从2月17开始,到7月10日结束,共20周零5天。截至4月12日,本学期已经过了8周。在教学时间缩短的情况下,常规教学计划被打破。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对老师、学生都提出了挑战。

在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采取浓缩重点内容、将部分课程进行有效整合的方式作出应对。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书记胡爱国介绍,围绕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学习根据不同学科特点、重难点,学校设计了三种形式的课程——大单元式的导读内容、涉及主干知识点的课程内容以及主题式学习内容,突出主次。

寒假期间,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集合了各成员校党员干部、骨干教师等,各学科以备课组的形式进行备课、打磨、修改,完成本学期教学内容的微课录制。

按照“适合线上教学”“不适合线上教学”“基本适合线上教学”,北京十二中联合总校将课程进行了分类。不适合线上教学的内容,将在返校教学时间内完成。而对于国家规定的基础课程及必修课程中的骨干核心课程采用线上教学。

其中,在高中学段,毕业年级优先满足语文、数学、英语等高中必修课程中基础骨干核心课程课时;在高二年级则优先满足选考科目课时;高一年级则增加了年夏季合格考试的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四个学科的课时。

而在初中学段,“技术、体艺、劳动”等相关课程则根据政策安排在校外弹性时间教学;小学学段,线上教学主要覆盖语文、数学、英语、道法、科学学科。

记者注意到,除了学科课程外,在不少学校的课表里,还设置了“防疫课程”、心理疏导课等。

线上学习、线下校外弹性学习相结合

“此次的线上学科教学,主要包含线上学习和线下校外弹性学习两种形式。”石景山区金顶街第二小学校长王京兰认为,不同于过去,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高,当今条件下,泛在化的学习无处不在。学生要善用网络资源,达成学习目标。

目前,北京市在歌华有线12个“空中课堂”电视频道、北京数字学校网站等平台上线市级课程资源。西城区、海淀区、通州区等区级层面的资源也相继上线,供老师、学生选用。

记者注意到,在教学资源的选择及使用上,多数学校以市级资源为主,开发校级课程资源做补充。王京兰介绍,除了北京市“空中课堂”,学校各学科老师主要通过录制微课、线上指导、答疑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新阶段的教学支持。例如,美术课、科学课,老师会录制微课,进行相应的演示和实验,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在高年级,需要进行实验演示的课程,北京十二中采取的方式是,设置成“必须线下进行”等级,即坚决不用视频、课件等替代学生的观察、探索过程。而需要教师讲解的、课标要求的重点、难点,则采用线上教学方式进行;科普类的、课标要求了解、知道、理解类内容,安排为“学生自主学习”等级,学生通过看书、上网查阅、与相关领域的学长、教授交流等方式完成。

北京十二中化学教研组计划节选。

不同于传统教学,师生可以实时互动反馈,老师能随时掌握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以调整教学进度。改为线上教学之后,隔着屏幕的师生如何更了解彼此?多数老师坦言,这是线上教学的最大挑战之一。

“少了老师的鞭策,一些对学习不积极的孩子,可能会不适应这种方式。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习惯,做适当引导。”海淀区某中学老师说。记者了解到,目前,部分学校借助第三方平台,通过收集作业,掌握学情动态。部分学校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219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