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办事添便利海淀区试点街道政务服务中

工作日每天延长办公3.5小时、每周末增加1天办理业务……日前,海淀永定路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在实行“不见面、网上办”的基础上,率先推行“3.5+1”延时服务。对于必须去现场办理的个人事项,如新生儿首次参保登记、灵活就业人员就业登记等,实现“中午不间断、早晚弹性办、周六不休息”,此举为已复工的上班族提供了办事便利。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今年海淀区全部29个街道、乡镇的政务服务中心将全部推行延时服务机制。“今天我来为刚出生三个月的孩子办理新生儿参保业务。虽然我家就住在附近,但是现在公司已经复工了,政务服务中心的办公时间恰好也是我的上班时间,这让我感到有些为难。听说最近推出了延时服务,早上8点就开始办公了。我今天一早就赶过来,果然方便了不少,仅用十几分钟就办完了,不耽误我接下来去公司上班。”前往永定路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业务的刘先生告诉记者。过去,永定路街道政务服务中心9:00开始办公,17:00下班,中午有1.5小时午休时间(12:00—13:30)。近日,该政务服务中心在海淀区率先推出延时服务:早上提前一小时、晚上推迟一小时,即8:00上班、18:00下班,并把中午的1.5小时午休时间取消。这样一来,每天延长办公3.5小时。同时实行周六不打烊,多提供1天的办事服务。据永定路街道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白雪莉介绍,目前可办理的事项多达项,其中有一部分需要办事人员至少“跑一次”,前往政务服务中心现场办理,如提交、核验纸质材料等。尤其对于上班族来说,“延时服务”可以极大方便个人事项办理,不必向公司请假。截至目前,该政务服务中心已在延时服务期间累计办理45件业务,包括新生儿首次参保登记、灵活就业人员就业登记、失业人员登记等高频事项。据统计,中午前往办理业务的群众居多,占比近半。“目前仍处于疫情防控期间,为保持合理间距,正常办公时间我们仅开放了一半的服务窗口,大约5至6个;在延时服务时间,我们保留1个服务窗口。”永定路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苏诗淇介绍,为确保延时服务顺利实施,街道建立了激励和人文关怀机制。例如,参加延时服务的人员可以安排倒休,定期对值班人员工作表现进行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奖励的重要依据等。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海淀区政务服务管理局日前印发《海淀区年政务服务超越行动计划》,推行延时服务机制是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按计划,今年海淀区全部29个街道、乡镇的政务服务中心将全部推行延时服务机制,所有事项中午休息时间可办理,上下班前后一小时可弹性办理,涉及居民个人的高频事项可在周六办理。文/北京青年报记者王斌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袁艺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840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