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学院路街道街区规划
▲申报所:城市更新设计研究所
▲协作所:城市营销研究所、人文与创意城市研究所
▲完成时间:年12月22日
年3月,学院路街道作为海淀区实行责任规划师试点的街道之一,与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签订了委托协议。街区责任规划师是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之一,也是海淀区落实城市管理与治理的积极探索与重要抓手,是落实“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生动实践。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院多个部门参与学院路街区规划工作,与街道一起探索在城市转型背景下,通过城市更新与社会治理创新的方式,调动地区资源用智力、资源和双手共同点靓学院路。
01
进行学院路街道城市体检和空间底数摸底
为了切实了解街道内每一寸土地的切实情况和居民的真实诉求与意愿,对辖区内29个居住区、11个科研院所与6个高校进行多次走访调研,通过发放城市体检调查问卷、访谈、开研讨会、实地踏勘等多种方式,对街道各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摸底。
梳理内容包括存量空间底数、存量资源利用现状、机遇空间规模、人文资源价值、人口结构、道路交通、绿化景观、公共空间、城市家具分布、公服设施配套等内容。通过多层次对底数的不断梳理、清晰的过程,真正做到对一个地区心中有数,为未来的精细化治理打好铺垫。
02
编制学院路街道“双织补”战略规划
在深入了解学院路街道自身特点和底数的基础上,以海淀区提出构建文化融合科技,科技融合城市的新型城市形态为导向,实施城市生态、城市功能的双织补,制定长期发展战略。
规划提出了学院路街道的“学府气息+生活气息”的学院路整体气质,并通过资源持续摸底、环境品质提升、设施补足升级、城市品牌营造、生动实践地区五大抓手逐步实现。
在此基础上提出落实到具体项目的五年行动计划,使街道工作在整体提升的战略下做到有的放矢,对上衔接上位规划,对下辅助街道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内涵。
03
举办学院路街道城事设计节
以促进街道内各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互动交流,宣传社区“共享共建”的开放理念,打造学院路街道“园区、街区、社区、校区”高度融合的城市新形态为目标,由学院路街道办事处、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共同组织了年学院路城事设计节,让更多的人一起用设计和创意点靓学院路,一起发现学院路的美好,一起规划学院路的生活。
城事设计节的活动持续了一整年,得到了居民、社会各界和媒体的积极响应,在整个学院路城事设计节活动期间,来自社会各界的89个设计团队、共计人参加了比赛,并最终有24个作品获奖。
通过年学院路城事设计节的举办与实践,城事设计节已作为学院路街道街区规划的特色活动,在着力优化区域功能、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城市品质等方面都发挥有益的作用,作为一个载体和平台激发更多人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