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疫情防控最前线的北京各区社区防控面临怎样的不同处境?公布的新发病例活动过的小区或场所有什么分布特征?超大城市北京要如何做好社区防控?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
疫情发生以来,全国近万名城乡社区工作者奋战在65万个城乡社区的疫情防控一线,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来,随着各地陆续复工复产,大城市返程人员不断增多,这给城市社区疫情防控带来了一定压力,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北上广深这类超大城市。
2月2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针对不同区域情况,完善差异化防控策略。其中对北京地区的防疫工作明确表述为——“要全力做好北京疫情防控工作。”
而作为北京疫情防控最前线——社区防控工作责任重大。那么,在北京疫情防控最前线的北京各区社区防控面临怎样的不同处境?公布的新发病例活动过的小区或场所有什么分布特征?超大城市北京要如何做好社区防控?
Part1社区成城市疫情防控最前线,各区面对难点有何不同?
疫情发生不久,北京就宣布了取消春节期间的庙会活动、停运省际客运、延迟开学、延长假期......不过,随着节后万人陆续返京,北京的疫情防控迎来了新的挑战。
北京个街道、乡镇,所有社区、村是应对这一新挑战的主要力量,也是最坚实的防线。
但在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传染病社区防控的压力并不是均质分布的,各区、各街道防线受到的冲击力道可能有差异,面临的难题也各不相同,这一点从城市住宅小区分布的聚集、离散也能管窥一二。
根据居住服务平台“贝壳找房”提供的北京全市个存量住宅小区样本数据,从小区绝对数据来看,朝阳区小区最多,其次是海淀、西城、丰台及东城。如果加入城区面积,计算城区小区分布密度,西城、东城小区分布密度要远高于其他城区。
从宏观角度看,二环外三环内居民小区分布密度最高,北三环范围内小区集聚现象明显,南二环至南三环之间也出现类似现象,东西沿地铁1号线呈扩张趋势。此外,通州、石景山也出现集聚分布。城市北部和东部集聚更为明显。
进一步从小区规模户数看,北京城市居民小区主要以中型为主,占比约为43.9%,其次为小型和大型,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户的大型居民小区分布并不低,约为24.3%。分区看,中心区域东城与西城小型居民小区分布占比较高,较外围区域大兴与顺义大型居民小区分布占比较高,昌平与朝阳超大型居民小区分布占比相对较高。
而从常住人口及其分布密度看,东城区和西城区虽然常住人口总数不多,但是常住人口密度却在全市非常高。
总体来看,全市居民小区以中型规模住宅小区为主,东城区和西城区住宅小区规模小但数量多,大兴、顺义、延庆、石景山这些外围的区域,虽然住宅小区密度相对较低,但是大型、特大型住宅小区的分布占比却明显要高于其他行政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超大城市内部,面对不同区域的小区特征、常住人口分布特征等,需要根据辖区特点,将阻击传染病传播的社区防控工作有针对性地做得更细致。
Part2小区流动性有差异,封闭管理重点区域在哪儿?
对于大城市而言,除了上述住宅小区分布、人口分布这些大背景,在“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小区的流动性和封闭管理程度对战“疫”态势也有重要影响。
理论上,在春节期间租户流动性比本地住户流动性更高,贝壳找房平台通过过去一年租赁交易数据,从而测算出北京各居民小区租户数量,进行标准化处理,定义小区流动性指数,根据指数值将居民小区分为低、中、高三档流动类型。
数据结果显示,北京低流动性小区主要分布在中型小区,中流动性及高流动性小区主要分布在大型小区。从地理位置看,高流动性小区离散化分布,但在东五环,北五环至六环有较为集中的分布;如果计算单位环线间面积内中高流动性小区分布情况,三环至四环间分布密度最高,这些区域在节后外防输入方面的压力可能更大。
从2月5日至2月19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公布了15个批次93个新发病例活动过的小区或场所(去除重复报告的地方为75个),这其中绝大部分是居民小区。
将这些地点投放到地图上,绘制散点分布图分析发现,从城市地理中心看,新发病例活动过的场所在空间分布上离散化显现明显,越往外围,离散化趋势越明显。这说明这些小区或场所周边并未形成疫情扩散面。
距离城市中心5-10公里范围间,确诊病例活动过的小区或场所分布密度相对较高,而这个区域范围内小区分布密度是城市最高的,中高流动性小区分布密度也相对更高,这是北京社区防控地理上的重要“一环”,无论是“外防输入”还是“内防扩散”的难度都不小,进行严格的小区封闭管理也越发必要。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城市其他区域可以放松防控,对于传染病的防控需要全城社区持续努力,才能形成合力压低疫情社会面影响。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就算小区内出现疑似或确诊患者,也并不是全小区人员都是密切接触者、小区就是疫情小区。根据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密切接触者指的是跟病例发病之后有近距离接触,但是没有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人员。比如,在同一房间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直接照顾病例的人员,或者在电梯、活动室等同一场所内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以及共同就餐、共同娱乐的人员。
新京报制作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实时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