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离开债务重组,华夏幸福路在何方

本文来自粉丝投稿。

华夏幸福债务重组,传来好消息。债务阴霾中,仿佛透出一丝曙光。

5月17日,宝业集团拟约2.03亿元收购武汉裕筑房地产余下51%股权。

虽然华夏幸福通过积极出售旗下项目股权的方式,来缓解债务危机,

但是只能说杯水车薪,出售资产的速度显然无法弥补其巨大的债务压力。

根据华夏幸福最新发布的公告显示,截至目前,公司累计未能如期偿还债务本息合计.2亿元,而债务重组方案目前仍然未有新的进展。

华夏幸福的路在何方?

1

平安系高管出走

一位空降平安系高管的离开,让华夏幸福的债务重组之路,再生波折。

上个月,原华夏幸福联席董事长、CEO吴向东悄悄离职。

吴向东是有职业经理人光环的,遍布深圳的万象城背后的操盘手就是他。

多年来,中国平安对高管人才一直采取高薪资加高目标绩效考核,完成业绩预期加薪留任,业绩不达标,立马换人。

作为一名平安系空降的高管,吴向东此次出走,虽然原因未明,但就华夏幸福的业绩来看,平安和王文学都不会满意。

其实,吴向东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吴向东的成名是和华润置地相互成就的结果。

对于华夏幸福,一来没有央企的融资能力。

二来,产业新城本来就是重投入、长周期、慢回报的业务,再加一个同样特征的商业地产业务。

短时间走出债务的阴霾,太难了。

2

华夏幸福的自救

为了债务脱困,华夏幸福也是拼了,情况有喜也有忧。

一、就是通过出售项目进行自救

目前,华夏幸福已经将嘉兴南湖项目卖给了融创,之后又将南京上秦淮地块转手给了金茂和美的。但这种项目数量不多,杯水车薪。

二、加快项目销售款回笼,但从一季度财报看出,环多个一二线城市项目都没有实现结算。

三、土地储备还在整理之中,效果不明显

因为大量的一级整理土地是与当地政府进行的土地整理和咨询等工作,应收账款体量庞大,所以短时间很难形成现金流,对目前的债务脱困帮助不大。

在王文学的计划中,恢复经营是缓解债务压力的治本之策。但情况似乎不容乐观。

根据华夏幸福一季度报告显示,年一季度,华夏幸福实现营收79亿元,较上年度报告期末下滑59.27%,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6.8亿元,较上年度期末下滑.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5.6亿元。

总体上看,华夏幸福的经营状况还处于持续下滑的趋势。

从市场和债权人角度看,让平安接盘华夏幸福才是最佳方案,但政策面难度太大。

险资成为地产公司第一大股东是有监管障碍的。

银保监会一直强调,险资进入不动产行业要以财务投资为主,不能作为第一大股东过多干涉上市房企运营。

美元债方面,传来一个好消息。

据彭博社消息,华夏幸福美元债的机构投资者构建了一个团队,已聘请律师事务所正探讨进行债务重组的可能。

据悉,该团队成员共同持有超过15亿美元的9支债券,约占初始发行规模45.6亿美元的1/3。

3

症结所在

其实华夏幸福债务本质上,还是地产景气回归常态以及地方政府回款缓慢共振的结果。

随着房住不炒地方调控政策不断加码,华夏幸福过去包打天下的园区+住宅的商业模式走入困境。

华夏可以说成也政策,败也政策。

缺乏对政策前瞻性的正确判断,以及穿越政策周期的强大抗风险能力,是华夏基因里最大的BUG。

华夏幸福发家于河北,在发展产业新城时,于环京区域获得了大量住宅土地。

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踩准了政策红利期的华夏幸福在两年后跃入千亿房企行列。

但华夏幸福的好日子不长,年,环京地区开始限购。

各地政府陆续发布政策:非本地户籍购房,需缴纳三年社保证明。

这一年,主要布局环京地区的华夏幸福的销售增速回落至20%以下,

年降至个位数,资金链随即绷紧。

王文学也曾亲口表示:错误研判环京形势,环京住宅量价齐跌,四年累计影响公司回款超亿元。

4

重组难度大

在华夏幸福之前,国内比较大的地产商债务重组案有泰禾、光耀集团、中弘股份,中坤广场,卓达集团等等,但都不太成功。

其中中坤重组四次都没成功。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大钟寺中坤广场,由中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北京中坤长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于年投资60亿元兴建,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开发商采用了售后返租形式推销商铺。

年前后,中坤广场出现经营困难和租金违约,后续开发商欲将项目转为写字楼,但遭业主集体抵制。

年年初,中坤广场由字节跳动通过第三方公司收购。

年年末,又传出因迟迟无法完成项目重组,字节跳动萌生退意的消息。

市场化债务重组,难就难在债权人规模大、数量多、情况复杂,主要分银行、施工方、小业主和普通债权(民间借贷、高利贷等)这四类。

尤其是银行方面,由于银行大部分都是体制内,领导们都不愿意承担责任。

整体上来讲,市场化债务重组耗时较久,对各方的要求都比较高,失败其实是个大概率事件。

5

以时间赢空间

华夏幸福债务重组,究竟路在何方?

华夏幸福债务规模较大,民营资本可能会受自身债务处置能力的限制,一口吃不下这么大体量的胖子。

目前来看,两种债务重组解决方案,比较可行。

一、从其他PPP企业债务化解的经验来看,引入地方政府或地方国企作为战略投资人是化解债务风险的主要手段。

苏宁易购就是一个最典型的案例,通过引进深圳国资这样的地方政府战投重组,成功脱困。

二、实施“债务瘦身计划”,把不赚钱或者前景黯淡的项目公司剥离拆分,各自进行破产重置。

对华夏幸福债务分散处置,不集中统一重组,也许也是可行之道。

这个在国内是有一些成功经验的,两到三年就能看到效果。

目前,留给华夏出台一揽子债务重组解决方案的时间不多了。

6月20日是一个重要节点,在此之前必须要提交一份综合性的风险化解方案,供债委会审查。

以时间赢得空间,华夏幸福才会东山再起。

欢迎留言与地产君互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197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