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强调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帮助学生正确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少年。海淀区积极跟进国家教育政策,长期进行国际理解教育探索,区教委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公室和区教科院国际教育研究中心,于近日召开海淀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研究共同体工作线上研讨会,海淀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研究共同体成员学校项目负责人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海淀区教委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公室郝萍主任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学校应该充分重视国际理解教育,为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理解素养的优秀学生不断探索。
01
梳理经验稳步前行
海淀教科院国际教育研究中心两位科研人员以课题研究形式推动国际理解教育共同体工作。许颖峰老师作为课题《中小学国际理解能力培养模式研究》的执行人,汇报了课题近期的研究进展。杨柳博士就海淀区多语联盟项目工作取得的成果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了分享。国际理解教育共同体第一协作组组长徐宁老师介绍了本组内各校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情况。
海淀区国际理解教育研究共同体与国内高端教育研究机构长期合作,定期举办聚焦关键问题的专题培训。上学期,共同体与AFS合作,举办了国际理解能力提升培训,参加培训的海淀区外国语实验学校詹为校长、中关村中学杨亮副校长、人大附中张怡主任分别就自己的培训所得进行了分享。
海淀区在积极跟进国家“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过程中,一些学校不断优化“一带一路”相关课程,以“一带一路”课程为载体,深化学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的理解,提升了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科大附中的李琦老师、人大附中的杜芳老师、理工附中的张铁军老师分别介绍了学校的实践经验。
02
专家引领明确方向
本次会议,邀请了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AFS项目全国管理办公室主任蒋凌燕主任等专家做专题报告,以《跨文化理解,一体化国际理解教育实施策略》为题,从跨文化理解与交际的角度,讲授了国际理解在学校推进的方法策略。
03
深耕国际理解培育时代新人
区教科院国际教育研究中心闫顺林主任主持研讨会,并以《国际理解教育融入培育时代新人全过程》为题,对共同体学校国际理解教育专题研究行动方案的制定工作进行了部署。启发学校从以下方面,具体思考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策略,真正发挥国际理解教育的育人实效。国际理解教育融入五育之中;国际理解教育融入学科之中;国际理解教育融入多语之中;国际理解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国际理解教育融入校本课程;国际理解教育融入主题活动;国际理解教育融入对外交流合作;国际理解教育融入师资培训。
国际理解能力作为一项与他人和谐共处的基本素养,要求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从他人的角度看待事物,了解世界。强调在国际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跨文化的审辨式思维。今后,海淀区国际理解教育共同体学校将以《国际理解教育共同体章程》和《海淀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师实施指导意见》为依托,深入推进相关教育,培养更多具有跨文化理解与交际能力的人才。
撰稿:杨柳
图片:许颖峰
审稿:闫顺林
编辑:李梦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