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
“十三上灯,十八落灯”
从正月十三开始
元宵佳节的气氛便浓郁了起来
活动现场吹糖人
今天,海淀街道首届元宵文化节在万泉新新家园社区北广场举行。摇元宵、吹糖人、纳鞋垫、剪纸等传统民俗项目集中亮相,丢沙包、洞洞乐、竹蜻蜓、铁皮青蛙、万花筒等怀旧玩具齐登场,猜灯谜、智能春联等烘托节日气氛的特色项目,吸引众多居民前来参与。
摇元宵是此次活动中最应景的项目。“我小时候吃的元宵都是手摇的,现在超市中很多都是机器摇了。”高阿姨对摇元宵兴趣满满,排了10多分钟队,终于亲自上手摇了几下。
现场,小朋友和家长一起拿着经过打磨修整的剪刀,跟着京派剪纸传承人、潜心剪纸60年的张晓林老师,一剪一剪的剪着,不到10分钟,一张张栩栩如生的作品就完成了。
“第一次看到鞋垫是这么一针一针纳出来的,试了一下,挺难的。”一位10岁的小朋友和父母一起来参加活动,对纳鞋垫特别感兴趣。
一波“回忆杀”让参加活动的大小朋友爱不释手。“这个套圈水机我们小时候人手一个,下课就拿出来玩,几乎伴我走过了小学的时光。”80后的张先生带着儿子在“童年记忆”项目前玩了很久,折纸飞机、踢毽子、拍画片、洞洞乐等项目,体验感强,回忆满满。
智能春联项目,通过手机等终端设备拍照后,会自动出来一副春联;输入名字也可以定制专属自己的春联,还可以直接转发朋友圈。
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活动中特别设立了“相爱拍出来”环节,主办方为居民们准备了写有祝福语的手持卡,一家人可以在背景板前合影留念,十分温馨。
主办方还为每个参加活动的家庭准备了一本“我们的节日”护照,每体验完一个项目可以盖个章,集满10个章在出口处可兑换礼物,增强了活动的参与感,并可将护照留作永久的纪念。此外,现场的居民还可以将参与活动的美照发到“海淀街道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