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上半年优良天数134天,百姓抬头

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

云过天更蓝,风景通幽处。年上半年,北京市海淀区空气质量再创佳绩,优良天数天,同比增加14天。空气质量居城六区首位。“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愿景正在成为大家触手可及的生活常景。

减排抑尘空气“优鲜”

让百姓日赏蓝天夜观星耀

蓝天越来越多,空气越来越好,星星越来越亮,是百姓最直观的感受。然而,蓝天白云常驻的背后,是海淀对大气治理工作的执着和坚持。今年上半年,海淀区生态环境局紧紧围绕改善空气质量这一核心目标,聚焦重型柴油车、扬尘、挥发性有机物三大重点领域,深入实施“一微克”行动,持续推进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水平显著提升,空气质量有效改善。1-6月,辖区细颗粒物(PM2.5)月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7%。优良天数天,同比增加14天,比全市优良天数多4天。

“推进移动源低排放化,我们采取了公安交管、生态环境部门道路车辆‘闭环’执法模式,强化机动车监管治理工作。主要措施包括强化国Ⅲ及以下重型柴车的全域限行管理,推进高排放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加大全域非道路机械低排区执法力度。”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王宏介绍。上半年,海淀区淘汰国Ⅲ柴油车辆、汽油车辆。1-6月遥测重柴车辆次,道路人工检查重柴辆次,处罚超标车辆次;入户监测重柴车辆次,查处超标车辆次,罚款20.48万元。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登记余台次。

施工工地可谓是“扬尘大户”。为了有效“抑尘”,区住建委组织4家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加快实施密闭化改造,升级工地视频管控系统,率先实现市、区工地扬尘系统整合,全区绿色工地达标率99.7%。区城管委建立工地渣土扬尘全程管理系统,形成管控倒查联动执法机制。区城管执法局查处违规渣土运输起,查处施工现场扬尘违法起,总计罚款.09万元。1-6月,全区降尘量6.4吨/平方公里·月,低于全市6.6吨/平方公里·月的平均值。

在经济社会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海淀“铁腕治气”的脚步依然坚定。区生态环境局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排查和清理整治工作,加强对经营性小煤炉的检查与清查力度,保持“散乱污”和散煤动态清零,巩固“无煤化”治理成果,完成8家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调整退出工作,并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开展“一厂一策”深度治理。

监测车走街串巷

科技助力打通治污最后一公里

每天早上出门,第一件事就是深吸一口新鲜空气,再看看蔚蓝天空,眺望远处群山,满眼都是生态绿,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不仅是郊区,现在城区的环境也好得太多了,走到哪里都是一个景,很干净、很清爽!”在中关村地区工作的小柯感叹道。

科技治污、精准防治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有力保障。近年来,区生态环境局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发挥区位优势,利用卫星遥感、雷达走航等高科技手段,加强扬尘管控工作。定期将发现问题和街镇TSP浓度排名等扬尘管控信息进行通报反馈,促进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加强问题街镇帮扶指导,向29个街镇发放手持便携式监测仪器,打通“科学治污、精准治污”的最后一公里,使街镇发现问题手段更加科学精准。

有心的市民可能注意到过,路上经常可以看到一辆银灰色的面包车,车顶上有“扬尘在线监测”的字样,顶部还有个能转动的小球和监控摄像头。区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介绍,这辆车叫做综合信息指挥车,虽然看起来没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在指挥车的内部,却是“别有洞天”:布满监测点位的网和相关数据动态、操作系统、便携式监测仪器。工作人员介绍,车上配备的是溯源地图数据融合综合信息系统、污染源动态更新系统和溯源地图督察指挥系统三个系统,具有PM10、PM2.5、TSP、温湿度、风速风向、大气压等监测功能。在定点监测中,指挥车可以实时掌握重点区域的空气质量变化情况。比如在巡航过程中,通过数据动态变化和车顶度球形抓拍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异常点位并快速取证,尤其在区域扬尘、道路遗撒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据了解,指挥车通过数据融合信息系统,还可以将巡查人员的便携式颗粒监测数据、走航轨迹和车载监测数据进行整合,扩大单次任务巡查范围的基础上,提高污染源定位精度,尤其是背街小巷,做到早发现、早治理。

下一步,海淀区生态环境局将继续在问题精准、时间精准、区位精准、对象精准、措施精准上下功夫,依托海淀城市大脑挖掘其在道路尘负荷、臭氧、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潜力,完善其在街镇联防联动指挥和污染源排放动态更新方面的功能。

海淀区通讯站

作者:高玉超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号

作者:北京海淀官方发布

流程编辑刘伟利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516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