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淀区统计局队开展了百名企业家“双创”调研活动,聆听企业心声,为了严格落实近期我区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具体要求,本次调研活动以无接触式的网络调研和线上座谈会方式开展。调研结果显示,此次调研中所有被访企业对海淀区“双创”政策及工作成效评价较高,超八成被访企业对海淀区“双创”政策表示满意。
疫情防控不见面双创调研不断线
海淀区统计局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调研针对各企业家对海淀区“双创”工作满意度、创新创业面临困难、政策需求和建议等方面,特别邀请了我区人工智能、5G、互联网+、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的“专精特新”“独角兽”“小巨人”在内的百余位企业高管参与调研,全面了解新形势下“双创”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收集海淀企业针对“双创”工作的需求和建议,提高我区“双创”发展水平。
据介绍,本次调研共收集有效问卷份,其中,“专精特新”企业85家,“独角兽”10家,“小巨人”9家。92.5%的被访企业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并邀请了8家企业的高管开展“双创”线上座谈会。
区统计局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最近疫情多有反复,但这次的调研工作十分重要,调研的结果对海淀未来的发展很有帮助。为了能打消被访企业的顾虑,保证调研工作顺利开展,我们考虑再三,选择了这种无接触式的视频会议加网络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开展调研工作。”
倾听企业心声把脉创新创业困难
“用真实数据解读发展,以优质服务助力决策。不仅仅是一种口号,更是一种工作态度。”这是调查员李文玉在本次调研活动中的切实感受,“只要真心诚意与企业交朋友,倾听企业心声,解决企业困难,就一定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帮助企业在海淀更好发展。”
李文玉在本次调研活动中负责对接医渡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医渡云基于自主研发的“医学数据智能平台”,对大规模多源异构医疗数据进行深度处理和分析,利用医疗人工智能,推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打通信息壁垒,帮助政府、医院和整个产业界充分挖掘医疗智能化政用和民用价值,践行健康中国战略。李文玉告诉记者:“在和企业访谈的时候,必须特别留心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通过深挖细查充分了解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在‘双创’中面临的难点痛点,及时发现问题、收集问题,形成有效问题清单,才能在将来为企业排忧解难时提供有效依据。”
调研结果显示,被访企业在“双创”方面面临的主要困难集中于人才方面,具体表现在缺乏科研人才、用工成本高、招工难等问题,期待海淀区能够出台“完善扶持创业创新的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全流程服务体系,加大人才引进支持力度”等政策。部分企业建议在制定创扶政策时,除考虑企业营收、财税等指标外,还应考虑科创型企业的潜力、成长性等指标,给予企业一定税收补贴支持。在项目扶持方面,建议政府对创新企业开放更多应用场景,促进项目落地。在人才引进方面,建议政府增加对专家型人才的奖励补贴。在人才建设方面,建议加强区域人才资源前瞻性研究,对人才总量、结构、分布以及关键领域人才需求进行分析,通盘考虑制定长远的人才发展计划。
近年来,海淀区作为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不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部署,持续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积极推动新领域“双创”政策落地,为全国“双创”发展提供了“海淀经验”。
未来,区统计局队还会建立与企业沟通交流群,搭建长期的政企沟通桥梁,持续收集企业的反馈意见。以“积极反馈、持续监测”为原则,对调研中的部分问卷加强跟踪回访,结合访谈问题清单认真做好调研总结,提升统计服务质量,为政府部门政策制定提供现实依据,助力企业创新发展。(记者吕天翔)